摩洛哥位于非洲西北部,是一个濒临大西洋的阿拉伯国家中融证券,西部紧邻大西洋,南部与广袤的撒哈拉沙漠相接,东部与阿尔及利亚毗邻,北部隔着直布罗陀海峡遥望葡萄牙和西班牙。关于摩洛哥的国土面积,存在不同说法,国际上普遍认可的面积约为45.9万平方公里。自1979年起,摩洛哥占据了西撒哈拉约26.6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尽管这一占领得到了阿拉伯国家联盟的承认,但尚未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可。
摩洛哥的地形以山地为主,只有西北沿海一带展现出狭长且温暖的平原地貌。中部和北部耸立着巍峨的阿特拉斯山脉,宛如一道天然屏障,有效阻挡了南方炽热的沙漠风,使得摩洛哥气候温和宜人,植被繁茂,因此被誉为“烈日下的清凉国土”及“北非花园”。这里独特的地形兼具海洋和沙漠的双重风貌,既有广阔的海滨沙滩,也有静谧的山间小镇,形成独特多样的自然景观。
展开剩余83%由于政府集中资源大力发展国内建设,摩洛哥已成为非洲排名第二的投资国,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这里不仅拥有现代化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网络,城市现代化进程也迈出了坚实步伐。尤其值得称赞的是,摩洛哥在城市扩展过程中,既保护了历史悠久的老城区,又在新地区开辟现代化城区,成功地兼顾了文化传承与现代发展。
尽管摩洛哥距离中国千里之外,但两国交往历史悠久,渊源深厚。早在公元1336年,元代著名旅行家汪大渊曾访问今摩洛哥的丹吉尔。十年后,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来到中国生活了三年多,曾游历泉州、广州和杭州等地,并著有介绍当时中国社会的《异域奇游胜览》。摩洛哥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终点之一,中国的茶叶、瓷器和丝绸成为当地受欢迎的商品。如今,摩洛哥是中国绿茶的最大进口国,深厚的茶文化连接着两国友谊。当前,中摩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2018年12月9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在北京成立,摩洛哥是首批六个成员国之一。
从欧亚大陆通往摩洛哥,丹吉尔是首要门户。丹吉尔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中融证券,始建于公元前六世纪,由腓尼基人建立。关于其命名,有两种希腊神话传说:一说是索法克斯之子为纪念母亲命名丹吉尔,索法克斯是希腊神话中支撑天空的英雄;另一说法认为这座城市由海神海王星的儿子安吉尔所建,城市名由其名演变而来。
丹吉尔坐落于海滨山坡,气候宜人,风景如画。白色的房屋点缀在绿意盎然的山野间,湛蓝的海水拍打着岸边,清凉海风吹拂,仿佛置身于一幅流动的画卷。沿着大西洋海岸绵延十余公里的金色沙滩,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古城区房屋紧密相连,错落有致,街巷交织,手工作坊和各类商铺林立,街头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港口中停泊着各式海轮,忙碌地装卸货物,展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
丹吉尔不仅是重要的港口城市,也是著名的休闲旅游胜地。令我印象深刻的有两个景点:一是卡巴斯灯塔,景区风光旖旎,是大西洋与地中海的交汇点。站在灯塔旁向西望,是波涛汹涌的大西洋,转身向东,则是浩瀚无垠的地中海,在一张照片里同时拥有两大洋的景象,别具趣味。二是大西洋海边的“非洲洞”,又名大力神洞,洞穴有两个出口,一个是陆路入口,另一个通向大海。从洞口望去,洞口轮廓酷似非洲大陆的形状,甚至能辨认出东南部的马达加斯加岛,令人叹为观止。这里游客络绎不绝,纷纷感叹自然的鬼斧神工。
丹吉尔的世界知名度不仅来源于美丽风光,更因为其极具战略意义。它处于直布罗陀海峡的关键位置,距离欧亚大陆仅11至15公里,东通地中海,西接大西洋,过往船只必经此地。掌控丹吉尔即掌控了直布罗陀海峡的门户,多年来成为各国争夺的焦点,曾被十多个民族先后占领。
在近现代,丹吉尔更是多方争夺的军事重地。1471年被葡萄牙占领,1662年归西班牙控制,1704年落入英国手中。英国在此建造海军基地。1912年法国将摩洛哥变为保护国,1923年丹吉尔成为由英、法、西、葡、意、比、荷、瑞等多国共同管理的自由城市,但实权仍在英国。二战期间,为抵御德国法西斯侵略,英国在此建造了坚固防御工事,包括16公里长的地下隧道,成功阻止了敌军入侵。直到1956年摩洛哥独立,丹吉尔才最终回归阿拉伯人的手中。
摩洛哥遍布众多特色小镇,尤以蓝白色调闻名,成为吸引游客的亮点。各小镇风格迥异,但大多采用地中海建筑风格,并以蓝白为主色。白色象征伊斯兰教的纯洁与光明,反映阿拉伯文化;蓝色则有多重解释:有人说它代表湛蓝的大海,有人认为能驱蚊,还有观点认为蓝色体现了西班牙文化的影响。无论哪种解释,这两种颜色早已成为摩洛哥小镇的标志,深深烙印在访客的记忆中。
沿大西洋海岸,从丹吉尔到首都拉巴特之间,有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艾西拉小镇。该镇始建于1471年,葡萄牙人曾在此建立军事要塞,如今则变成居民安居的温馨家园。小镇的白色墙体上装饰着蔚蓝色的墙裙,墙面上绘满风格多样的壁画,内容丰富,从清新秀丽的风景画、栩栩如生的人物画,到富有创意的抽象画,无不彰显出这里浓厚的艺术氛围。
我漫步艾西拉时,感受到这里居民对艺术的热爱几乎融入日常生活。涂鸦艺术起步于1978年,两位艺术家倡议打造艺术小镇,邀请了11位艺术家前来作画,开启了小镇艺术之路。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世界各地的诗人、画家和摄影师纷纷来到此地寻找灵感,创作了大量艺术作品。许多艺术家在这里逗留数月,艾西拉逐渐成为艺术圣地。每年八月,艺术家们汇聚于此,留下独一无二的作品,壁画几乎每年更新,吸引了大量游客和艺术家前来。
相比艾西拉的艺术浪漫,乌雅达以险峻古老著称。乌雅达位于拉巴特老城东侧,建于布雷格雷河入海口悬崖之上,是保护首都安全的重要军事要塞。小镇始建于12世纪,曾为柏柏尔王朝的古城堡,至今保留有雄伟的城门、坚固的赭色城墙及高耸的瞭望塔。守城士兵家属也居住于此,形成了有特色的柏柏尔人社区。房屋错落有致地沿山势排列,石板街道蜿蜒曲折,外墙刷以传统蓝白色,尽管街道不平整,但
发布于:天津市简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