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可以利赢汇,以下是对你提供的文章的改写版本,保持了原文的语义,但增加了细节描述,字数变化不大:
---
2020年12月1日,云南省祥云县原县委书记徐会良因涉及贪污腐败问题被正式提起公诉。这位曾在官场上奋斗了13年的县委书记,贪污受贿累计高达1188万元。其中,仅靠与商人打牌赌博一项,就非法“赢取”了641万元,堪称贪欲的极致体现。那么,徐会良究竟是如何一步步走上犯罪道路的?他的敛财手段又有哪些令人咋舌的细节?
徐会良出身云南一个经济条件相对优越的家庭,17岁便接过父辈的事业,开始踏入工作岗位。经过十年的努力,他逐步升至副镇长的位置。在这段时间里,除了继承了父辈积累的广泛人脉,徐会良个人的勤奋与机遇也起到了关键作用。面对复杂的政治环境和社会变迁,他逐渐突破了官场重重门槛,开始掌握一定的实权。
展开剩余87%1998年,徐会良升任西山乡的第二把手,他的性格和理念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此前的他,是个充满激情、怀揣理想的年轻干部,敢于挑战官场中的种种不正之风。但到了乡政府的高位,权力的甜头开始让他逐渐迷失,对世事的认识也变得更加复杂和现实。
不可否认,徐会良确实是个有才干的官员。起点虽不算高,但他善于推动政绩,深得家乡百姓的认可,因此升迁速度很快,平均每两三年就能获得提升。最终,他成为云龙县的“一把手”,坐稳了地方主政者的宝座,成为云龙县政坛举足轻重的人物。
与那些从外地空降而来的官员不同,徐会良是从基层一步步走上来的,根基牢固,背后派系和朋友众多,刚上任便迅速站稳脚跟。彼时的他才40岁,正值官场的黄金期,前途一片光明。
在云龙县任职期间,徐会良采取了果断而高效的治理手段,大力推动经济发展,稳定社会秩序,取得了显著成效。那时的徐会良不仅政绩卓著,对腐败行为更是深恶痛绝,他身上充满了正气,可以说是少见的“好官”。
如果命运没有波折,徐会良或许会稳步升迁,最终以省级干部身份退休。然而,2011年他被调任祥云县县委书记,这实际上是个平调。祥云县与云龙县同属大理州,两个县的政治环境和资源配置对徐会良都颇为不利。
起初,徐会良安慰自己,这不过是暂时的调整,等待州里的换届机会,自己终将被提拔。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心态逐渐发生变化,从过去的积极进取转向了保守和消极。只要维持现状,不闹出大乱子,他便能等待升迁,期望未来一切顺利。
这种消极心态在工作中表现为怠政懒政,徐会良不再专注于本职工作,而是一心想着升官之事。两年时间就这样过去,到了2013年大理州党委换届时,他满怀信心,却连候选名单都未能进入,惨遭滑铁卢。
当时在换届会议现场,徐会良几乎想找个地缝钻进去。曾经意气风发的他,如今形象狼狈不堪。回到祥云县后,他整整躺了一天,精神状态大为沉寂,昔日锐气荡然无存,开始变得混日子。
正是这次打击,让徐会良对自己的前途彻底失望。既然升迁无望,他便转而关注权力以外的利益,这标志着他堕落的开始。自此,他不断贪污受贿,横行祥云县政坛,搞一言堂,成为黑恶势力的保护伞,严重破坏了地方的正常生活秩序。
堕落之后利赢汇,徐会良成为祥云县的“坐地虎”,凡是想在县里做生意的商人,都必须先“拜码头”,与他打好关系。但与一般官员直接收钱不同,徐会良更偏好通过打牌赌博来敛财,用这种方式变相受贿,显得更为隐蔽。
他的下属们深知徐会良的嗜好,常常在遇到难题时专门组织牌局,安排徐会良赢钱。待他心情舒畅后,便趁机提出各种要求,商人们不得不照办。
云南身处边陲,资源有限,主要能依靠的有玉石、玛瑙交易、贵金属开采,以及房地产业。因此,常来打牌的商人大多来自这些领域,他们依赖徐会良批条、审批等便利,赚取暴利,乐意不断“送钱”。
徐会良行事谨慎,尽量把牌局安排在自家,避免外人窥探。为了不被监察机关发现,他一律只收现金,坚决避免银行转账。其赌博规模极大,最高一天赢取高达50万元。从2014年至2018年间,仅打牌敛财一项,他就收受了641万元贿赂。
经常陪徐会良打牌的商人私下戏称:“徐书记是属貔貅的,只进不出,真难伺候!”
除了赌博敛财,徐会良还拥有一间名为“一号茶室”的专属场所,这里成为权钱交易的黑暗角落。凡是带着贵重礼物进茶室的,多半都能达成交易。茶室名字虽带深意,实际却肮脏不堪,是他受贿的秘密基地。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贿赂手法,是一位名叫孔穗原的老板出于讨好徐会良而设计的。徐会良酷爱钓鱼,孔穗原特意花2万元购买各种鱼类,放养在他家乡的农庄池塘里,让他垂钓时倍感惬意,堪称花小钱办大事的典范。
祥云县的商人们都知道,徐会良胃口极大,既不挑食,现金、金条、房产别墅乃至古玩古董都被他一一收下。其名声在圈子内广为流传,徐会良已成为一块“金字招牌”。
商人们讨好他,不仅为眼前利益,更多的是为了长远关系。毕竟祥云县政权由他掌控,官场上打点他成了必需。虽然贪婪,但只要“礼物”送到位,徐会良总会尽力帮忙,不能成功的也会退还相应利益,声誉还算良好。
于是,为了获取更大利益,商人们与徐会良建立了长期的合作网络,一部分负责他的衣食住行,一部分负责开销,一部分满足精神享受,分工明确。徐会良在这种溺爱的环境中越陷越深,完全丧失了节制。
除了贪污受贿,徐会良更为严重的罪恶,是充当黑恶势力的保护伞,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他与黑社会团伙的联系,始于调任祥云县时的失意。徐会良当时心想这只是暂时的任职,想尽快稳定局面,以免影响晋升。祥云县治安不佳,恶性案件频发,耗费了他大量精力。
这时,一位名叫李军的房地产商找到徐会良,承诺能解决治安问题。徐会良欣喜若狂,不计后果地承诺:“只要能稳定治安,以后有困难都帮你办!”
在徐的支持下,李军迅速整合黑社会资源,控制了大量地盘,将祥云县带回了“表面”秩序。
这一举动使徐会良既取得政绩,也有了向上级交差的资本,至于潜在风险,他并不关心,想着升职后就不会管祥云的烂摊子。
因此,李军领导的黑恶势力在祥云县迅速壮大,治安隐患日益严重。2013年换届失败后,心灰意冷的徐会良愈发依赖李军,借助他维持表面和平。
于是,一个黑社会头目成为县委书记的“贵宾”,双方开始了暗中勾结。起初,徐会良并不看重李军,仅把他当作工具。但李军利用徐会良孝顺的弱点,将两家老人撮合,感情逐渐深厚。
李军越来越与徐会良兄弟般亲密,震动了祥云县的黑白两道。他还把生意中的利益分成一份给徐会良,各种“孝敬”和分红不断,频繁陪同徐会良吃饭、打牌,维系关系。
徐会良给李军最大的好处是以2200万元的作价将30亩国有土地置换给他,从中牟取了1300万元差价。这是两人最狼狈为奸的一次合作,自此李军成了徐的铁杆亲信,帮他揽财,徐则成了李军的坚实后盾。
审查期间,徐会良坦言将李军视为亲兄弟,公然为其站台,不走正常程序,直接将李军儿子安插进县委,千方百计帮李军洗白身份。徐还宣传迷信思想,塑造李军正面形象,无微不至。
十八大以来,国家加大了监管力度,徐会良在祥云县的腐败日子走向终结。面对压力,他一边寻求缓解方法,一边工作散漫,沉迷吃喝玩乐,贪腐行为愈加嚣张。
群众举报不断,监察部门逐渐锁定徐会良。真正将他拉下马的,是李军及其团伙的犯罪行为。这伙黑恶势力肆意横行,扰乱社会秩序,危害居民安全,扫黑办迅速介入调查。
监察部门查出徐会良大量贪污受贿证据。组织要求他交代,他心存侥幸拒绝,暗中转移资产,妄图东山再起。最终,调查人员查获他藏匿的赃款,逐步揭露更多罪证,2019年6月徐会良被正式审查。
祥云县腐败不仅徐会良一人,逾百名公职人员被连带查处,官场震荡。徐会良将许多人拖入泥潭,引发了地方政治的大地震。
从地方主官任上,徐会良13年间疯狂揽财1188万元,包庇黑恶势力,终被法律制裁。法院判决他有期徒刑14年,李军及其团伙也被公诉,祥云县多名官员贪腐落马。
徐会良案警示我们:权力缺乏监管,极易滋生腐败。作为“关键少数”的党员领导干部,徐会良未能发挥表率作用,反而堕落犯罪,辜负了组织和人民的信任。
广大党员干部应从中汲取教训,时刻保持警醒,正确面对官场进退,坚决抵制各种不良风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
如果你想,我还能帮你调整语言风格,或者针对某些段落进行更深入的润色。需要吗?
发布于:天津市简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